华亿体育 > 新闻中心 > 赋能临床 助力发展 首颐医疗临床科学家"百人计划"培训交流会圆满落幕

赋能临床 助力发展 首颐医疗临床科学家"百人计划"培训交流会圆满落幕

2024-07-15

7月12日, “首颐医疗临床科学家百人计划”首次专项培训会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举行。此次培训围绕临床科研,聚焦于提升临床研究的意识和方法,特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学者现场授课。

首颐医疗总经理姜墨林,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党委书记向平超、专家院长栗占国、副院长关振鹏,以及首颐医疗旗下四家医院的“临床科学家百人计划”项目书填报相关医务人员、科研秘书等30余人。首颐医疗临床研究创新发展中心副总监于立勋任开场环节主持人。

栗占国教授为此次培训开幕致辞。他指出,学术成果与临床工作是相辅相成的,临床医生要会看专科的常见病,还要能看专业领域的疑难危重症,同时做一些学术工作,学术成果往往能够代表这个医生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。他鼓励个人和科室在发展上要有高定位,敢想敢做,充分结合资源与个人兴趣,不断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,通过努力定能做出成绩。

向平超书记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对各位领导、专家和同仁表示欢迎。他表示,非常感谢首颐医疗开办科研孵化项目及培训,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代没有人指导、科研工作只能靠自己摸索,他为在座各位年轻人感到高兴,因为在首颐医疗大家庭里,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;他号召大家要珍惜学习机会,能够收获满满、充分运用于科研实践工作中。

姜墨林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讲授表示感谢。他强调临床研究是推动医学进步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动力。为落实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,实现旗下各医院科研和临床的“双轮驱动”,于今年6月初启动了“首颐医疗临床科学家百人计划”,旨在通过资源的调配与协同,选拔和培养一批临床经验丰富、有科研潜力的优秀医师,着力提升各医院医学科研水平,推动高质量发展,为向研究型医疗集团转型蓄力。

培训分享环节由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科研处副处长石连杰主持。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、北京大学临床免疫中心、风湿病机制及免疫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孙晓麟教授给现场学员带来《以学术促临床——风湿免疫科的科研选题类型和实践经验》。

孙教授指出,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些现象或问题,其本身就是科学问题的提出。“区别在于,我们是选择让它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,还是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?”孙教授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,并围绕临床中如何找准科研方向和选题,结合多个在临床中发现问题、归纳总结后呈现给同行、最终指导临床诊疗发展的案例,讲授了对临床科研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重要方式方法。

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彭智教授带来《“来自临床,回归临床的科研之路”——一个医生的研究探索》主题分享。

临床工作已经非常忙了,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呢?这是彭教授提出的问题。他结合实践案例,讲授了如何开拓思维,把每名患者、每次的治疗都当作临床科研工作。通过结合科室特点、临床病例,挖掘个人兴趣点,可采用观察性研究、回顾性分析等方式设计科研项目;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中逐步提升了临床经验、获得了更多患者信任的经历和深刻体会。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助理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玉慧,以《从临床中来,到临床中去》为主题,以亲身经历的科研故事讲述了“科研课题想得到,但是如何能做到”这个话题,向学员分享了自己结合临床做科研的经验和心路历程。

关振鹏教授在总结中表示,此次培训充分交流了临床科研工作的意义,特别是对栗教授提到的“把病人当亲人、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,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科研课题”深有共鸣。他呼吁,即使是科研“小白”,只要逐步培养临床科研的意识和方法,这个思考的过程对于提升其临床水平也有很大助益。

活动在热烈讨论中完美收官。栗教授再次强调,发文章不是做科研的目的,目的应该是自身提高、是对同业贡献、是让患者受益;大量临床资料不要放在那里,科学思维的培养、临床研究的定位意义重大,如果每位医生每年能提出1-2个专业内或者交叉学科的临床问题,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解答问题,且以学术论文为载体呈现给医疗同仁,这么多科室汇总起来就能形成足以影响医院发展的亮点。首颐医疗启动的临床科学家计划是对我们寄予厚望,希望大家共同努力,为学科发展献力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

返回列表